为什么我在逐渐淡化育儿在我生活中的地位?
檩子:婵婵是一名国内著名出版社的编辑,也是一位四岁男孩的母亲。孩子出生后三年,她曾全职在家带孩子,同时深入学习各种育儿知识,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妈妈,还开了一个公众号(后喻时代)探讨育儿知识和心得。对这段经历,她做过一些回顾和反思:
我的孩子已经4岁了。在过去的4年中,我苦读了很多婴幼儿养育的文章与书籍,悉心教育我的孩子。
在我刚当踏入新手妈妈的行列时,也曾迷恋过好几位十分亲民的育儿专家。直到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孩子,并结合自己及身边熟悉朋友的童年经历,总结出了自己的观点,才慢慢脱离民间的育儿专家,转而一心向真正的心理学家及儿童心理学家求教。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从育儿体验中总结一种逻辑性的规律。但是孩子4岁之后,我又发现,不说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孩子每个都不一样,就是自己的孩子,每大一岁都会与之前出现出很大的差异。我回顾自己曾经坚信的很多理念,如今却没有那么坚信了。
育儿的理念翻来覆去地说也就那么几句,但是每个人应用的方法和应用的时间都不同。所以,育儿这种事真的太私密了。家家那本难念的经,就筑起了育儿的高墙。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我曾经是坚定的后天教育决定论的支持者,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但是看的书多了之后,现在越来越不敢这样武断了,我必须要承认遗传基因在孩子身的强大存在。
我以为所有的育儿书都无法真正帮到父母解决育儿问题,只有父母自己认知方式的改变,才能对育儿有所帮助,而这种帮助通常不是直接产生的。孩子越小父母的操控感越好,越以为自己的理念很对,但是孩子慢慢大了之后,就会超出我们的直接操控,这时才到了真正考验父母的时候。
从去年开始,我就不断地从非育儿的社科书里寻找教育的内容。所幸,我读过的大多数大众社科类书,都多多少少有些关乎教育的观点。我认为,是它们让我受益,让我成长,让我放下育儿这个大包袱,远离这个焦躁的市场,像曾经那些不懂任何育儿知识的妈妈一样,去凭直觉去自然而然去做一个好妈妈,而不是一个专家。
这个时代,我们是不是过于关注了孩子的成长?刻意育儿是否对孩子有用有利?
相信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各自的经历和看法会有很多差异。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婵婵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的思考,和大家分享。
本文由婵婵(微信:后喻时代)授权小花生发布,原文标题:如果这是一场育儿试验,那么我和我老公都是最好的被试
前段时间,我得了乙型流感,反复低烧持续了一周。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被流感击中,按照平时小感冒死扛的习惯,我这次没有及时就医,结果扛到自己元气大伤。在感冒好了之后的两周,都身体虚弱到不行。
于是,我不得不砍掉了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所有其他事务,包括追踪热点、读书和从前对育儿的极度关注,只是随心所欲地看剧和睡觉。事实上,过去一段时期,我已经在逐渐淡化育儿在我生活中的地位。但是最近的一些观察令我的思维又前进了一步。
总有一个人和我在用不同的方式带孩子
在我重返职场之后,老公参与带娃的时间越来越多。在我偶尔出差和像这次这样身体不适时,老公都是带娃的主力。如果这是一场育儿试验,那么我和我老公都是最好的被试。
在我全职带娃的三年里,我精心学习,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妈妈。但老公这个父亲的角色却不怎么鲜明,他没有喂过一次奶,没有起过一次夜床,没有给孩子洗过一次澡,理过一次发,讲过一次故事。所以很难想象他这个从不关心育儿知识,也没有带娃经验的人能在孩子三岁以后逐渐接手孩子的具体事务。
最开始孩子不是特别乐意单独和他一起出去玩,总是要拉着我一起。但是现在每天睡觉前都是他给孩子讲故事,他俩可以一起玩上几天也不找我。最开始他会因为孩子在外面不讲礼貌、不大方而觉得不高兴,认为那样有失他的面子,但现在他也很了解孩子的性格,对此不仅不在意,还会和我一起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他挺会看孩子的,这种表现令我很惊讶,我曾经以为每个人想要做个好父母,至少都得学一些基本的育儿常识或者心理学知识,并且严于律己,努力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但是现在我才发现,那样做都太刻意了。
我注意观察过老公和孩子一起玩时的情景。通常都是老公根据孩子要玩的东西来规定一个游戏规则。比如玩贴纸,那么一个人贴红色,一个就贴绿色。比如一起去森林公园踢球,你接到了我踢的球就得一分,接不到就不得分。老公的性格是那种凡事很讲逻辑性,能把一团麻的问题理得清清楚楚的人。而他在跟孩子交往的每一点每一滴中都无时不闪耀着他的这个特点。
所以孩子跟他一起玩的时候很平和。有时候孩子调皮,他也会发脾气,但是这个脾气都比不上我的火爆脾气那么壮观。
相比较,虽然我懂得很多高大上的育儿知识,但是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一遇到特别触及我底线的事情,我就会本性毕露。我会发火,会沮丧,会悲观。
我和老公的共同点是,我们都是在用自己本性与孩子相处。而区别却是,我因为研究过育儿而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我是在用理论约束自己,什么时候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以及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而老公却是自然而然地跟孩子在交往,就像在跟他的一个朋友一样相处。没有事先预设很多很多好孩子的标准,良好沟通的标准,他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首先想到的不是要达成怎样的目标。所以他不会有因为达成目标失败后会形成的心理落差,更不会怀疑自己。他才不会像我那样想那么多:哎呀,我这样做会不会伤到孩子的感情,孩子这样的性格是不是有点问题,等等等等。
如果家里主要看孩子的人有超过三个,那么你注意观察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本性看孩子,不管你们曾经在价值观上达成过怎样的一致,最终还是在各用各的方法,各用各的性格。轻松的人带孩子就带得轻松,沉重的人就带孩子带得沉重。
刻意,也许说明我们内心有所恐惧
想想我们这些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在决定好好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都抱着这样的期望,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能力。我们从不吝啬在任何场合向任何人宣布我们这样的期望。在说出这些期望时,我们还会经常伴以自己为反例,小时候如何被束缚,成长过程如何不开心……
所有的期望里都包含着对失望的恐惧。如果我们为期望投入太多,我们所希望的回报就会越大。越努力就越害怕没有回报,这不仅仅针对育儿,这是人类在对任何自己在意的事情都会产生的心理反应。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叫作成就感的东西,来帮助我们不断地树立信心,以支撑自己持续地努力下去,或者让别人相信自己。任何一个自学成才的育儿专家,都会在他们的文章或书里极力说明孩子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们为孩子的教育曾经做过什么样的事情,诸如此类。
孩子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检测着我们对他执行的教育政策对不对。但是,讲真的,哪有那么多清晰的因果关系啊。是我们神经过于紧张,才会将孩子一点点细微的举动都上纲上线,然后陷入患得患失中。有时候听说过这样一二三四点跟孩子相处的真理,但是真的做不到啊。啊,那我做不到孩子是不是就会向相反的方法发展呀,怎么办,再继续找真理吧。也许这个真理对路,我再试试,啊,怎么又不行……
事实却是,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就在用我的性格影响孩子,这几乎很难由我的理智控制。 大多数育儿知识对父母个人的启发都极为有限。虽然我早就转向了心理学,但是我仍然忍不住想把从心理学里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育儿中。也就是说,我仍然太刻意了。
许多刻意的人,都对家庭或者童年经历有过的负面体会特别深刻。所以总是害怕孩子会经历同样的负面。这是保守的一面。同时,刻意的人还有激进的一面,就是期望孩子成绩优秀,事事都走在人前。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某个特点似乎暗示他将来的某个缺陷,期望反面的害怕就会迅速变成心头刺。可是一旦刻意,人就会失去敏锐的直觉,变得不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人是不关心下一代是如何成长的。吃饱穿暖有学上就是你最大的福份了。但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也不乏一些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
我们今天如此关心自己有没有教育出好孩子,其实倒不如关注下自己是不是个拎得清的人。脑子拎得清,育儿知识无须刻意储备,也能做个好父母。脑子拎不清,读再多育儿知识也是白搭。
本文由作者婵婵(微信:后喻时代)授权小花生发布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周一: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实用的学习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趣味学习资源
周四:不同年龄的中文好书
周五:儿童电影/动画片/纪录片
周六:有趣的观点和画报
周日:带来思考和争论的文章